农一师九团第一中学简介,军垦精神与育人实践 大漠边陲的教育绿洲

一、屯垦戍边的教育丰碑:从地窝子课堂到现代化校园

(一)历史脉络中的教育坚守

农一师九团第一中学始建于 1959 年,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诞生与发展始终与兵团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建校初期,教师们在地窝子中支起黑板,用坎土曼平整操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兵团职工子女提供基础教育。1975 年兵团建制撤销期间,学校划归地方管理,但仍坚持 “教育戍边” 理念;1981 年兵团恢复后,学校重新纳入兵团教育体系,逐步发展为涵盖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地理坐标上的教育使命

学校位于新疆阿拉尔市九团梨花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均降水量不足 100 毫米,风沙天气频发。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学校独特的育人底色 —— 将防风固沙实践纳入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与 “胡杨幼苗认养” 活动,年均种植梭梭林 200 余亩,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周边分布着军垦旧址、屯垦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形成 “课堂 + 基地” 的立体教育场景。

二、军垦文化的育人密码:从精神传承到课程创新

(一)精神谱系的课程化转化

学校构建 “三线并进” 的军垦文化课程体系:

  1. 显性课程:开发《屯垦戍边简史》校本教材,设置每周 2 课时的必修课,通过沙盘推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还原兵团历史重大事件。
  1. 隐性课程:校园主干道命名为 “三五九旅路”,教学楼走廊展示兵团劳模事迹,每周一升旗仪式融入军垦歌曲合唱环节。
  1. 实践课程:组织学生重走 “沙海老兵” 徒步路线,在阿拉尔沙漠之门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每年举办 “军垦文化节”,学生自编自演《戈壁母亲》等红色剧目。

(二)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

学校与兵团军垦博物馆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开发《一粒红色的种子》《信念铸忠魂》等红色教育课程,年均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20 余次。2024 年,学校教师团队身着屯垦战士军装,在九团红八连地窝子旧址开展党日活动,将沉浸式体验转化为教学案例,形成 “教师研学 — 课堂转化 — 学生实践” 的闭环育人模式。

三、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从传统课堂到多元育人

(一)素质教育的多维探索

学校响应 “双减” 政策,开设 33 个精品社团,涵盖艺术、科技、劳动等领域。其中,“变废为宝” 社团将沙漠中的胡杨枯枝、红柳枝条转化为手工艺品,作品多次在兵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超级演说家” 社团培养出自治区中学生演讲比赛冠军,其原创作品《我的爷爷是沙海老兵》被多家媒体报道。2024 年,学校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开展 “甲骨文密码” 教育活动,通过汉字寻根之旅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二)教师发展的立体路径

依托兵团 “国培计划”,学校选派教师赴兵团第一中学、石河子第一小学跟岗研修,学习 “三备两研” 集体备课、跨学科教学等先进经验。校内实施 “青蓝工程”,建立 “教学管理闭环体系”,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 “五个一” 任务(上一堂公开课、开展一场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学案例等),近三年教师在兵团级教学竞赛中获奖 27 人次。

四、社区融合的教育生态:从学校教育到全域育人

(一)家校社协同的育人网络

学校建立 “家校共育委员会”,推行 “家长驻校日” 制度,每月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疫情期间,通过 “互联网 +” 模式开展亲子阅读、劳动实践等线上活动,累计发布小微课 120 余节,形成 “宅家共成长” 的教育新常态。与九团同心社区合作开展 “银发课堂”,组织学生为退休军垦战士录制口述史,既传承红色基因,又促进代际交流。

(二)教育帮扶的辐射效应

作为兵团南疆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与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一团草湖镇学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线上同步课堂、教师轮岗等方式共享优质资源。2024 年,学校教师团队赴和田地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将兵团教育经验推广至南疆基层学校,惠及师生 500 余人。

五、未来发展的战略图景:从边陲学校到教育标杆

(一)数字化转型的前瞻布局

学校计划投资建设 “智慧校园” 系统,引入 AI 教学助手、虚拟现实实验室等先进设备,实现教学过程数据化、个性化。与腾讯合作开发 “军垦文化数字资源库”,将地窝子、坎土曼等实物资源转化为可交互的虚拟教学场景,预计 2025 年上线运行。

(二)生态教育的深化拓展

依托阿拉尔市 “四河润城” 规划,学校将建设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教育基地”,开展水文监测、植被研究等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计划在校园内打造 “微缩绿洲” 景观,集成滴灌技术、光伏发电等生态科技,成为兵团中小学环境教育示范基地。

从地窝子到现代化教学楼,从单一课堂到多元育人,农一师九团第一中学用 60 余年时光,在大漠边陲书写着教育的传奇。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殿堂,更是军垦精神的传承高地,在 “教育戍边” 的征程中,正以创新姿态培育着扎根边疆、奉献祖国的时代新人。

本文网址:http://q.uv68.com/a/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