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淬炼之路:从钢构制造商到集成服务商
2000 年 8 月,四川汇源钢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播下了第一颗种子。如今,这片占地 200 余亩的生产基地已成长为拥有 45000㎡钢结构厂房、18000㎡露天制作场的现代化建筑科技企业,4 条完整的钢结构生产线与两条相贯线加工生产线日夜运转,形成年产 8 万吨钢结构的强大产能。从成立之初的单一制造,到如今集设计研发、钢结构制造、建筑施工于一体的绿色装配式建筑集成服务商,汇源钢建用二十余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蜕变。
公司资质的升级轨迹清晰记录着这段成长历程:从最初的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逐步斩获钢结构专项设计甲级、钢结构制造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多项高等级资质。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资质证书上,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川威集团汇源钢建装配建筑公司副总经理王杜槟自豪地介绍:"搭好这个房子,仅用时两天,如果按照传统方式,需要耗时 5 天。" 这番话背后,是公司研发的钢结构 + PC 组合结构体系的技术魔力 —— 建筑部件在生产基地完成标准化设计制造,现场实现交叉施工,让资中二中新建教学楼这样的项目仅用 85 天就完成了传统方式需一年的工期。
在成都车城东六路 6 号的生产基地,现代化生产场景诠释着 "科技建屋" 的理念。从原材料进场到构件出厂,全程信息化管理确保每一根钢构件都符合精确标准。2018 年,公司实现订单 5.2 亿元,完成钢结构 2.3 万吨,墙材 60 万平方米,焊丝 6000 吨,实现产值 10 亿元,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地标矩阵:500 个工程的质量答卷
成都航天科技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白云,四川广播电视大厦的钢结构骨架撑起城市天际线,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的巨大穹顶下人流如织 —— 这些城市地标共同镌刻着汇源钢建的建造印记。二十余年来,公司业务以成渝经济区为核心,已承接 500 余个项目的设计、制造与施工服务,构建起覆盖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工业厂房及桥梁钢结构的多元工程矩阵。
成都市二环路快速公交站台的建设堪称钢结构装配式技术的生动实践。这些造型现代的站台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不仅缩短了现场工期,更确保了全市百余座站台的统一品质。而成都府河大桥的钢结构工程则展现了公司在复杂结构领域的技术实力,桥梁构件的精准对接与安全耐久性设计,经受住了多年车流荷载的考验。
市场的认可转化为沉甸甸的荣誉。公司承建项目先后获得鲁班奖、中国钢结构金奖、蜀安杯等荣誉 20 余项,这些奖项如同钢结构上的焊点,牢牢焊接起企业的质量信誉。在成都富士康工业园项目中,汇源钢建用高效的施工组织和精密的构件制造,保障了这座大型工业设施的如期投产,展现了 "钢结构速度" 与 "钢结构质量" 的完美统一。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份答卷,记录着企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三、绿建革新:钒钛新材料与智能建造
在川威集团的产业链版图中,汇源钢建正成为绿色建筑创新的核心环节。公司与四川星明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出击",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体系与 "风 — 光 — 储" 能源系统、建筑用钒钛新材料等产品相结合,展现出传统钢企向绿色科技企业转型的决心。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让汇源钢建在新型建筑材料应用上占据先机,钒钛新材料的加入使钢结构构件在强度、耐腐蚀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BIM 技术的全面应用让建筑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控。在设计阶段,三维建模精准模拟建筑每一个细节;生产阶段,智能数控设备按照模型数据精确加工;施工阶段,BIM+GIS 技术实现构件吊装的可视化指导。这种从设计到施工的一体化技术体系,大幅降低了误差率,提高了建造效率。公司参与起草的多项行业及国家相关标准,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行业规范,推动着整个钢结构建筑领域的技术进步。
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在生产全过程。公司开发的轻质复合外墙及灰渣混凝土内隔墙,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钢结构建筑 90% 以上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大幅减少了建筑垃圾。在山东任城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绿色产业基地,新增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等设备让钢结构组合构件年产量可达 12 万吨,满足 150 万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需求,用规模化生产推动绿色建筑普及。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9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工法 4 项,用持续创新为绿色建筑注入科技动力。
四、钢铸初心:公益践行与行业责任
2024 年的建昌洪灾牵动人心,汇源钢建迅速响应,连夜装车调拨 11.5 万瓶纯净水,跨越 400 余公里第一时间送达灾区,解受灾群众燃眉之急。这项 "源助公益计划" 的实践,让公司在第十四届公益节暨 2024 ESG 影响力年会上荣获 "2024 年度公益践行奖",成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注解。
"取之于社会、奉献于社会" 的企业理念贯穿汇源钢建发展历程。从 1992 年集团创立之初,公益基因就已植入企业血脉。截至目前,汇源已向社会公益事业捐献资金、物资价值近十亿元,范围覆盖扶贫、救灾、助残、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在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公司总能快速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 "钢构" 之外的 "柔肠"。
在行业责任方面,汇源钢建积极参与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2023 年,公司相关产业基地入选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通过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识别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从设计、生产、物流到安装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成为绿色、节能、环保的行业标杆。这种示范效应正带动更多企业加入绿色建筑阵营,共同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从 2000 年的初创企业到如今的行业中坚,汇源钢建用钢结构的强度支撑城市发展,用绿色科技的温度守护生态环境,用公益行动的厚度践行社会责任。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下,这家扎根西南的钢构企业,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建筑工业化新时代,让每一根钢构件都承载着 "科技赋能建筑,建筑服务生活" 的初心,继续书写钢构时代的新篇章。